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,北京的养老驿站数量也越来越多。根据北京养老服务网的统计,截至目前,北京共有养老驿站1480余家。然而,关注养老的人多了,养老驿站的经营状况却没有想象中火爆。记者发现,除了驿站自身造血能力不足、经营不善等原因外,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值得关注。
误解1
“开驿站影响房价”?
“喘息服务”闹误会
正在筹建的丰台区星河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,最近遇到了一件尴尬事。连日来,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接到大量居民来电,不同意在小区开设养老驿站。令人哭笑不得的是,居民反对设立驿站的其中一个原因,居然是担心驿站开展“喘息服务”会影响房价。
居民投诉的这家养老驿站,位于星河苑2号院1号楼底商。上周,记者来到这里时,发现驿站尚未挂牌,仍处于施工阶段。门外的驿站服务宣传展板上,写着一行标语:“敬老从心开始,助老从我做起”。推开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“易拉宝”,上面写着驿站运营方对居民关心问题的回复。
在这份回复中,运营方就驿站是否存在火灾消防隐患、是否会造成房屋安全隐患、是否会导致小区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了解释。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之所以会在醒目位置摆放这样一个“易拉宝”,是因为上个月有居民在小区门口贴出公告,认为驿站会给小区居住环境和房价造成“严重负面影响”,损害大家的利益。
“我们原计划5月底开业,现在都9月份了,驿站还处于停滞状态。”工作人员无奈地说。原来,一些居民认为小区开办驿站不合理,反对驿站施工,频频向12345投诉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8月份以来,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就接到了上百条居民来电。
针对居民的关切,记者采访到了驿站运营方负责人倪朝辉。他表示,驿站施工是按照正常程序报备,并取得了相应的施工证。“房子是我们的自有房屋,驿站门口对着马路,也不通往小区院内,其实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。”他告诉记者,由于小区底商没有燃气,因此驿站的助餐点不会有明火。而且施工完毕后,驿站还要经过消防验收。至于房屋安全,驿站按照养老建筑的要求进行局部加固,将房屋的抗震等级提升到了乙级。
提到居民最关心的房价是否会受到影响,倪朝辉则有些无语。他说,星河苑作为一个大型社区,常住老年人口众多,驿站的设立正好填补了养老服务的空白,其实是完善了社区配套。他认为,居民有反对的声音,可能是对养老服务不了解。他向居民推介驿站功能,没想到因为“喘息服务”4个字,却引发了不小的误会。
原来,有的居民把“喘息服务”理解成了驿站会接收重症、临终关怀的老人,担心救护车频繁出入,影响房价。而实际上,“喘息服务”是丰台区推出的一项特色养老服务,目的是让失能老人的照护家属得到“喘息”,能够放个假。
“我们也没想到会这么难。”倪朝辉认为,社会对于人口老龄化、对于养老服务的认知还有待提升。让他欣慰的是,一些居民在了解到养老驿站的作用后,思想发生了转变。他们给12345打电话,希望驿站能够尽快开起来。
误解2
“最大的创业风口”?
别把驿站当“商机”
和星河苑驿站的遭遇不同,在短视频平台上,一些人对养老驿站的认知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
“开养老驿站是普通人翻身逆袭的好机会”“明年最大的创业风口一定是养老驿站”“开一个免租金的养老驿站,3个月收入80万”……在一些短视频博主口中,养老驿站成了千载难逢的“商机”。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老,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养老驿站的内容也开始出现了。
记者注意到,这些短视频博主描述的内容,和现实情况有较大出入。在这些短视频博主口中,养老驿站是一种投资少、见效快、回报率高的“买卖”,政府不但提供免费的房屋场地,还有各种补贴,养老驿站只需要两个人,就可以服务数百位甚至更多的老人。在这些短视频下面,许多人纷纷留言请教成功经验,而博主的回复却往往只有两个字“私信”。
对于短视频中提到的“商机”,一位有着多年运营经验的驿站负责人评价,这些博主极有可能是在“割韭菜”。她表示,近期很多人从其他行业转型进入养老行业,由于缺乏养老服务经验,这些人很容易被误导。
事实上,北京的养老驿站整体造血能力仍然不强,如何“活下去”依然是很多驿站正在面临的问题。
在北三环内的双旗杆路上,有一间空荡荡的临街底商。这里曾是双旗杆养老驿站·康颐嘉园的所在地。这家驿站于2018年5月开业,由3位清华“海归”创办,从欧美社区养老模式中汲取经验,主打老年餐和养生,备受周边老年人欢迎。一时间,这里成为养老驿站的“标杆”,前来学习取经的人络绎不绝。可不到一年时间,2019年4月,这家驿站便因为经营不善而关门。
如今,双旗杆驿站的牌匾早已撤下,门口却还贴着“2019年新年快乐”的红色剪纸。记者发现,双旗杆驿站的运营方——康颐嘉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也早已注销。
“一条街上热热闹闹,唯独养老驿站冷冷清清。”一位养老驿站负责人这样形容养老驿站目前的处境。她表示,养老驿站“造血能力”不足,还往往需要“贴钱”,这样就要求驿站必须要有一定实力才能生存。
据了解,自北京市推进养老驿站建设以来,不少驿站已经重新洗牌。今年以来,全市新增备案的驿站有50家,变更备案的45家,另有13家撤销备案。
根据相关政策,养老驿站具备公益属性,在完成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,驿站才可以拓展市场服务。从这一点上来说,一些人把养老驿站当作商机、创业项目,显然是理解“跑偏”了。
智库点评 :养老驿站要找准定位精准服务
北京枫华老年互助资源中心理事长 马乃篪
多年来,政府部门、运营主体各方为养老驿站的发展付出了很多。但目前,大多数驿站仍不具备自我造血能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养老驿站更应该做的是聚焦自己团队的优势,确定好自己的客群,解决这部分老人的刚需问题,在市场上“活下来”。
按照现行扶持政策的构想,养老驿站只要服务好责任片区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,就能够“活下来”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,由于种种原因,这种情形并不绝对。养老驿站的初心是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近得到养老服务,通过驿站提供的服务或链接的资源帮助老人解决问题。但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,“活得不好”“活得不长久”,最终损害的还是老年人的利益。
所以,养老驿站要想“活下来”“活得好”,必须找准定位,找到自己的“生存逻辑”,这样才能给老年人提供好的服务。驿站的能力有限,不能无限制地盲目扩张,不能大包大揽什么都做。要清楚自己的服务能力和优势,集中精力做好精准服务,才能健康持续发展。
养老驿站是为了老人好,可老人为服务买单的意愿却不是很强。为什么?说明老百姓对驿站了解不深,这就是不够精准。驿站的服务如果不够“刚需”,那么“支付端”就会出现问题。所以,驿站聚焦养老服务主业,找准自己的定位,同时还要扩大宣传,让老百姓明白驿站到底是干什么的。
养老驿站发展这么多年,已经到了该总结的时候。总的来说,政府和驿站要各就其位、各司其职,一方面,驿站的服务需要监管、指导和支持;另一方面,要给予驿站一定的市场自主性,让驿站服务在市场中得到检验。
民有所呼
居民徐阿姨(79岁):养老驿站越建越多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养老服务。但多数驿站经营不善,运营方老换,服务质量参差不齐。有的运营方责任心不够,让老年人感受不到温暖。我觉得养老服务还是得让有责任心的人来做,对老人有耐心、有爱心,才能把驿站经营好。
驿站运营方何女士:养老驿站开展新业务,最难的就是办理经营资质。希望政府部门在办证方面能够多给驿站一些支持,让驿站在拓展经营范围、开展服务方面更具优势。另外,希望政府在水、电、采暖方面能对驿站出台一些优惠措施。
数据
根据北京市养老服务网的统计,北京市现有养老驿站1487家(截至9月14日)。
根据市民政局官网发布的公告,2023年以来,本市已公布了3批备案的养老驿站。其中新增备案50家,变更备案45家,撤销备案13家。